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微观世面”----去全球化阻力下中国内生经济如何突破重围?为2.9亿务工人员“发声”

“微观世面”----去全球化阻力下中国内生经济如何突破重围?为2.9亿务工人员“发声”

2020-08-06 21:12:03

FX168财经报社(伦敦) 周四(0806),随着全球疫情持续反弹、中美摩擦在更多领域渗入,我们将目光转至更为贴近身边的微观世界,来看看百姓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7月末时,东莞鼎艺鞋业有限公司向约900名员工去函,通知他们工厂将在5周的时间内关闭,而他们与工厂签订的劳动协议也将随即终止。

工厂员工之一----43岁的农民工Rao Dequn,已经在外漂泊25年,过去10年她都在该鞋厂工作,她膝下还有两子,这一幕的发生令生活顿时陷入黑暗。

Rao表示,很难再去找到一家稳定的工厂求职,诸多临近的工厂都在关闭或裁员。

对此,南华早报记者He Huifeng评论,就像中国2.9亿务工一样,Rao通过在生产线上谋职以获得比在农村家乡更好的报酬与生活,但却仍足以维持她在这座城市生存下来。

Rao回应,我很难过离开这份工作和工厂,老板是一个很好的人,薪资总是及时到账。

许多工人已经在这里工作了逾20年。

但作为支撑着中国在世界工厂角色的数千家东莞厂房之一,鼎艺鞋厂已经普遍空旷。该鞋厂自1990年起由台湾投资者出资,从海外进口材料并设计成成品,生产出来。

然而以中国当下正在丢失成本优势、海外订单遭遇取消的局面看,曾经鼎盛的商业模式似乎已经过去。

中国当局已经规划逐步淘汰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诸如鼎艺鞋厂,以形成更高附加值的行业,以帮助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转至更上游的位置。

但也有担忧指出中国可能低估了目前劳动力密集型工厂提供的就业机会和社会稳定。

在中美经贸脱钩引领的去全球化背景下,北京正在更多依赖国内经济增长来维持中国的体量,这一战略被称为双循环,但对于Rao这样就业与薪资前景黯淡的劳动力人口而言,当前的局面恐令双循环受到阻碍。

亚特兰大金融研究所所长Zhao Jian本周就评论,这一内生模式是否成功在就业方面,甚至在经济安全方面都远未确定。

虽然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过去10年中,中国对外部需求的依赖,表面上已经下滑,但中国的出口商仍主要是私营企业,且大量是依赖全球价值链的小微型企业。

据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出口行业提供了约1.8亿的在华就业,基本是中国整体5.3亿就业的1/3

二季度中,受益于国家投资和工业产量反弹,中国整体经济出现反弹,就业市场同时描绘出相对稳定的画面,6月调研的从5月的5.9%降至5.7%

然而,外来务工人员大军却是这场中美和疫情硝烟下最受挫的,但却无法通过数据统计实际描绘。

像鼎艺鞋厂这类企业的关闭也在影响地方社区和政府的税收,对于东莞整个区域而言,该鞋厂的关闭也是一份心理上的打击。

东莞另一鞋业生产经理人Wang Jie表示,鞋业里我们很多人都熟悉这家工厂,他已经运营了30年了,扛过了很多风暴,包括金融危机、劳动力短缺、资金问题等,各种各样的风暴,如果不是看不到未来,他是不会关闭的。

由于东莞地区的裁员现象十分普遍,当地政府开始出台一份员工共享计划,即地方当局扮演中间人的角色,将多出来的劳动力转至其他厂房做临时援助。

3月来已经有1.3万员工参与到该计划,地方政府每月给出的薪资在500元,而那些接收的厂房则未来避免劳动力过剩,仅仅给到这些临时工上限3个月的临时合约。

东莞一家工厂的人力资源经理表示,鲜有企业在扩张,大多数工厂都在遭遇订单匮乏的一幕,但也导致很多企业关闭厂房,许多厂房已经停止生产了。

东莞另一处全球最大的娃娃制造商Chang An Mattel Toys是当地少有的还在积极招聘的厂商,该厂通过共享员工计划从另一工厂新纳了250名员工。

许多都是年轻劳动力,基本是男性20岁左右,拖着自己的行李,排队申请就业,每月起始薪资1950元。

其中一个排队者表示,薪资不是很可观,玩具厂的工作也很劳累,但这是一个很大的工厂,对比小规模的厂房就业更稳定。

校对:星晴